烟台融媒11月1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殷新 通讯员 朱丹 拍摄报导)11月18日,我国首个装备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榜首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制作全面发动。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制作动力强国”严重布置后首个全面发动制作的核电项目。
招远核电项目坐落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是中广核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个核电基地,规划制作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我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庞松涛表明,该项目是中广核活跃融入山东动力开展规划、梯次打造核风景储一体化清洁动力工业集群的要害项目,将继续助力山东动力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据了解,项目悉数机组建成后,估计年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可满意约500万人口的年生发生活用电需求,等效每年削减标准煤耗费约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2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超11万公顷。
在项目新闻发布会上,山东招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履行董事喻向东向记者介绍:“项目最显着的特点是装备了高达203米、淋水面积为16800平方米的高位收水天然通风冷却塔,初次将二次循环冷却技能运用到了‘华龙一号’机组上。”他进一步阐明,冷却塔将核电站惯例岛的直接冷源由大海变为大气,依托大气热阱带出惯例岛热力循环余热,海水仅作为弥补水源。这一规划不只完成了冷却水的循环运用,还大起伏下降水头和能耗,最大极限下降飘水率,有力保证了冷源安全。选用该技能的招远核电,拓宽了核能项目开发空间布局,将为我国核电制作拓荒新途径、供给新经历。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亚璋在发布会上对二次循环冷却技能的立异价值作了具体地了解阅览。他表明,高位收水天然通风冷却塔凭仗本身蓄水量,在失掉厂外补水的特别工况下,仍可保证机组接连运转不少于2小时,为极点情况下机组安全安稳退出预留“缓冲带”。此外,项目还初次为“华龙一号”装备核级机械通风冷却塔,其自备大容积水池可在失掉补水情况下,为反应堆供给不少于30天的冷却才能,进一步强化核岛冷却保证。二者协同构成“天然+机械”的二次循环冷却技能体系,构建起掩盖“惯例岛-核岛”的全面冷源保证体系。
立异冷却体系的落地,离不开高质量的制作支撑。承当冷却塔施工使命的我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长时间深耕超大型高位收水天然通风冷却塔制作。“项目冷却塔制作选用哈蒙Ⅲ型冷却塔筒壁电动爬模、‘123’机械化立体施工和环基人字柱筒壁与塔芯结构‘双主线’同步施工等技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能。”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明表明,将充沛的发挥在高位收水冷却塔制作范畴的技能和经历优势,高质量推动招远核电项目冷却塔制作。
在施工一线,立异理念已深化项目制作的方方面面。据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亚璋介绍,施工团队依照“一机一策”的精准战略,针对性策划了钢面料全模块化施工、主管道主动焊机等36项先进制作技能计划,全方面掩盖中心厂房和重要设备,体系提高制作质量与工程功率。一起,才智工地3.0、数字沙盘、无线测温等数字化运用同步落地,为要害工序供给实时监测与全过程留痕,构建起可视、可控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主动化施工方面,中核华兴作为项目首要施行工程单位之一,也带来了立异打破。我国核工业华兴制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博介绍,项目一期工程选用了集成化智能模板加工体系,在核电行业界初次完成模板无人化、智能化出产。此外,经过智能钢筋加工车间、预埋件“积木工厂”主动化出产线等主动化、标准化技能的运用,将更多工序前移至工厂和模块出产环节,显着提高结构成形质量与施工功率,推动核电制作从“传统施工”向“智能制作”转型晋级。
除了发电与制作,核能的综合利用也是项目要点推动方向。喻向东泄漏,招远核电正活跃策划核能综合利用,融入山东省胶东半岛清洁供暖一张网制作,助力北方清洁供温暖生态环境改进。项目一期工程核能供暖依照“同规划、同制作、同投运”方法推动,单台机组每小时最多可供给约1000吨蒸汽,供暖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供暖规模可掩盖招远市及周边县市。未来跟着工程制作的平稳平顺推动,项目还将继续拓宽工业蒸汽、核能制氢、海水淡化等核能综合利用场景,为区域绿色低碳开展注入新动力。
,pg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