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

pg电子模拟器免费:首都烟囱存废史

时间:2025-11-11 20:22:56作者: pg电子模拟器免费
pg电子模拟器免费试玩入口:

  在距离不到5公里的西二环,有座高180米的大烟囱,虽废弃多年,但关于它存废的争论延续至今。按最新披露的改造方案,它或将被改成8米高的观光平台,从此“泯然众楼”。

  烟囱改造项目的负责人王武表示,最新中标方案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已在7月递交城市规划部门。一旦获批,就准备开工。

  大烟囱位于北京西二环莲花池东路,中国华电集团下属的北京第二热电厂老厂区内。为减少空气污染,热电厂已于2009年关闭并搬迁至郊外。2016年,旧厂房被开发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赞成拆除的专家觉得烟囱“站错了位置”,破坏了周围的文物历史风貌和首都中心城区的天际线。

  与大烟囱相距不足百米就是有898年历史的天宁寺塔。塔高57.8米,建于辽代,位于天宁寺内。寺庙毁于元末战乱,后于明朝重建。寺院以古塔和菊花闻名,每年吸引众多信徒和游客拜访。

  改造计划的首席设计师霍春龙认为,烟囱的高度比天宁寺塔超出3倍还要多,“非常不尊重周边的文物。”

  “按照现在的文物保护法,距离文物建筑一公里范围内都不得有过高的设施,更不用说是在100米之内了。”

  文物不能独善其身,它与周围环境是一个整体。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划定了天宁寺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按要求,烟囱和厂房所在的区域内建筑高度不允许超出30米。文物保护法也明文规定:“对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要时应予以拆迁。”

  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姚远认为,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失去了原有功能,退出了历史舞台。拆除是贯彻文物保护法的体现,也为恢复文物周边的历史风貌提供新机遇。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原城建环保委主任杨振华说,“天宁寺塔是重要的历史遗产,但热电厂是在文革期间修建,当时人们对文物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

  建于1976年的北京第二热电厂,曾为北京前三门大街地区多家重点单位供电供热,这中间还包括和人民大会堂。为减少损耗,就近选址西便门天宁寺附近。

  “当时这一带居民较少,搬迁成本低,就是一片荒芜的玉米地。”参与工厂建设的副总工程师,60岁的申兰海和记者说,文物可能是当时建厂唯一没考虑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林立的烟囱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标志。北京也长期作为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主席曾说过:“从望出去,应该处处都有烟囱”。上世纪80年代,北京城区就有大大小小1.4万多个工业烟囱可见,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直到1983年,中央政府要求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不再发展重工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赵中枢认为,烟囱和古塔已共存40年,互不排斥,两座建筑一起成为新的历史遗迹。

  “我们对建筑遗产的认识也是不断演进和丰富的。如果能在景观上做一些改善,我认为烟囱不用拆除。”赵中枢说。

  但并不是所有专家都认同烟囱的“工业遗产”身份。北京地理学会副会长朱祖希认为,烟囱只有40年历史,且并无特殊价值,对天宁寺塔是“百害而无一利”。

  “它只能说是北京文物保护中的一个败笔,也是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大败笔。40年过去了,天宁寺塔的噩梦该结束了。”

  43岁的陈滢在热电厂工作了20年。她说,这是北京第一家配备燃油锅炉的热电厂,不仅高效,而且在当时也是最环保的。“烟囱被建造得如此之高,就为了烟尘飘远,减少污染。”

  每年冬天,她和同事每隔两小时就要爬到36米高的锅炉房检查机器。虽然辛苦,但她却很自豪,因自己的工作保证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光明。

  “这是北京城区被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工业烟囱。为什么不能留下一个烟囱来纪念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陈滢说。

  北京儿童医院被业界誉为是新中国现代建筑的优秀范本,其35米高的烟囱设计最为巧妙——里层是烟囱,外面装饰为水塔。2005年医院欲将其拆除,后多位建筑专家挺身而出,希望保留,但终究是在2008年奥运会前拆除。

  曾坐落于中关村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被称为是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见证中国高科技的起步和发展,走出一批科学家,工程院院士。但最终也因空间、成本问题而放弃改造和迁移方案,于2016年被拆除。

  位于北京东五环的焦化厂曾拥有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炼焦炉,服务于几十万北京居民和上千个机关单位。2006年停产后,其厂房入选《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并计划改造为大型工业遗址公园。但去年有专家发现,6根本应“强制保留”的大烟囱只剩下2根。

  “所以,我们大家都认为将其拆除到8米高的改造方案,是让烟囱焕发了新生——既让大家记住这段辉煌的工业历史,也保护了天宁寺以及距离更远的白云观。”霍春龙说。

  专家们的争议,让决策者想到征集民间智慧。2016年3月,热电厂和西城区政府组织了一次大烟囱改造方案的征集活动,“希望在保留烟囱原貌和历史痕迹,在不破坏烟囱本身结构的前提下,设计开发烟囱全新的功能和用途,将其打造成地标性建筑。”两个月内共收集到51个设计的具体方案。参与者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是中学生。

  令王武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方案,是在烟囱顶部悬挂一面巨大的LED屏,用来播放公益广告或实时空气质量。

  陈滢希望改造后的烟囱能够“轻松、活泼”,“少一点工业化”,毕竟工厂周边的文化娱乐设施太少。她曾和同事开玩笑,建议烟囱上搭建平台开发跳伞或者蹦极项目。

  尽管北京规划部门还没做出最后决定,但关于烟囱去留的问题已出现在西城区初中地理毕业会考的试卷上。没有标准答案,合理即得分。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马英认为,烟囱去留的争议,是文物保护进步的表现,也显示了决策者对城市建设更加谨慎的态度。“城市规划不仅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还需要自下而上的监督和建言”。

  他还举例巴黎蒙巴纳斯大楼,这座超过200米高的建筑在1973年竣工后,因对巴黎的天际线构成了极大破坏而备受诟病,但却作为“反面教材”,一直保留至今。

  “我们为何不留下一座烟囱,让争论持续,去警示我们别再犯同样的错误呢?”马英说。

,pg模拟器
首页
电话
联系